-
Notifications
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- Fork 0
week2
Welcome to the Interaction-Design-Foundation wiki!
if(條件) { 去做什麼事; }
ex. if( a == 10 ) { b = 1234; }
如果 a 等於 10,把 b 設為 1234
注意!在if()理條件的等於,我們使用==來表示,跟把b設為1234,b = 1234;的使用並不同,初學時常搞錯。
在if裡通常會使用幾種條件式:
- == : 等於
-
= : 大於等於
- <= : 小於等於
-
: 大於
- < : 小於
- != : 不等於
- && : 而且
- || : 或者
如果今天下雨,我就蹺課,否則還是乖乖去上課。
if(今天下雨) { 蹺課; }
else { 去上課; }
ex.做一個滑鼠在畫面左半邊是一個顏色,滑到又半邊是另一個顏色
if(自助餐有開) { 吃自助餐; }
else if(魯肉飯店有開) { 吃魯肉飯; }
else if(麵包店有開) { 吃麵包; }
else { 不吃了; }
ex.將畫面平分為四等份,滑鼠滑到每四分之一區塊會分別改變顏色
P.S.
if( (mouseX<width/4) && (mouseX>=0) ) { .... }
我們用 && 把 mouseX<width/4 與 mouseX>=0兩個條件整合起來。
for迴圈簡單講,主要都是在批次處理,也就是我們有一票東西要處理時,可以用它來把這一票東西做編號,然後指定這些東西要做什麼動作。
for一開始可能會比較難懂,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解釋:
舉例來說,我現在有10個人,我把十個人做編號,由0開始編號,一直到9,一共10個人。 (會由0開始編號是因為撰寫程式的習慣,當然你也可以由1-10開始編,但建議提早習慣由0 開始的編號法),每次唱名一個人,叫到的要拍手,做完,我再累加一個數字於叫號,也就 是叫下一個人,直到我數到最後一個人,發現唱名編號為10,編號10已經超過最後一位編號 的人(9號),所以就不繼續叫了。
- 由x軸70開始,每隔40畫一個直徑為30的圓,一共畫10個
- 進階範例:每隔10畫一條線,其中若是20的倍數,則畫一條y軸由80
height/2的線,否則是畫由20180的線